廖娟娟; 谭小菲; 吴娅琴; 曹倍源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经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0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切口、吸痰、湿化气道、拔管等一系列的精心护理和观察。结果:30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危险期,无切口感染、呼吸道阻塞、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吸痰和湿化气道等护理措施是气管切开术后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刮痧治疗1例风寒袭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赵丹丹; 王梁敏; 唐玲; 石明杰; 张志岩; 马明明
本文总结刮痧治疗1例风寒袭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热患者的护理经验。实施刮痧前进行中医辨证、护理评估,确定护理措施,进而达到退热的目的。其操作简便、作用迅速、安全有效,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退热治疗具有很好推广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参考。 |
王星予; 沈娟; 张园园; 李玉叶; 张悦; 唐玲; 鄂海燕
本文总结 1 例应用中药药枕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胸痹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通过开展科学的护理评估,掌握患者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针对性给予中药药枕联合耳穴疗法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
田亚林; 王庆天; 张金晶; 邓楠; 杨明倩; 王雪
目的 调查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相关症状,探讨其症状群的种类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表(MDASI)对430名住院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存在多个症状,症状发生率排名前3位为呕吐(91.86%)、瞌睡(90.70%)和疲劳(90.00%)。症状困扰发生率排名前3位为行走(76.74%)、人际(76.30%)、情绪(72.79%)。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症状群,分别为情绪症状群、疾病症状群、疲乏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复发、本次预计住院天数、化疗次数、化疗方案、肿瘤分期和工作状况是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存在多个症状群,临床护理人员应从症状群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症状管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李京南; 武全莹
本研究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电子健康技术的概念、分类、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利弊,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国内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董雪; 吴宣; 丁珊珊; 甘泠; 李春兰
以专科护士临床带教为目标,在带教过程中,构建护理部-口腔科临床教学基地负责人-教学组带教老师三级教学管理构架,制定培训大纲要求-学员需求-基地特色三级带教计划,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全程脱产式临床带教,采取集中理论授课、手术观摩、情景模拟教学、专科操作模拟练习等多元化带教方式落实计划,为口腔专科护士提供临床带教工作,帮助学员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根据中华护理学会要求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和小讲课考核,让学员更好掌握口腔相关知识,同时提高其临床授课、科研方面等综合能力。本院自2020年起共接收两批学员20余名,均顺利结业,通过率100%,学员对本院带教工作满意度达100.00%。 |
樊美红; 李玉霞
目的 探讨多学科PDCA综合血糖管理模式在非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6月—12月非直属内分泌医学科室住院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外用胰岛素泵及“瞬感”血糖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PDCA综合血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糖尿病多学科PDCA综合血糖管理模式能进一步降低非直属内分泌科室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提升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改善。 |
刘明磊; 武全莹; 于淑一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连续的血糖监测,提供动态血糖图谱,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就CGMS的原理、在T2D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和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T2DM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参考。 |
张晓巍
目的 评估菌斑染色辅助常规口腔卫生宣教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拟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成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首诊均接受系统牙周检查,记录和计算菌斑、牙石百分比、探诊深度和探诊后出血并实施常规口腔卫生宣教。试验组额外应用菌斑染色并接受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两组均于首诊完成龈上洁治和抛光,1周后分区段完成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6周后进行再评估,记录并对比口腔卫生情况和牙周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菌斑百分比较治疗前分别降低(56.21±14.64)%和(43.82±11.01)%;牙石百分比较治疗前分别降低(33.60±11.01)%和(21.28±11.96)%,两组菌斑和牙石百分比治疗前后的差异和两组间降低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探诊深度较治疗前分别降低(1.61±0.96) mm和(0.86±0.69) mm;两组探诊后出血百分比较治疗前分别降低(49.51±14.67)%和(36.70±15.40)%,两组探诊深度和探诊后出血百分比治疗前后的差异和两组间降低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辅助应用菌斑染色有助于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和牙周基础治疗疗效。 |
汤有佳; 晏桐; 蔡文; 孙雨; 卢金鑫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牙槽嵴低平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牙槽嵴低平需要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义齿修复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修复效果不佳者仅17例,均为全口义齿初戴的患者。患者1、3个月复诊满意度分别为95.45%(42/44)和100.00%(44/44)。结论 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牙槽嵴低平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